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教育离不开关系,我们在教育孩子时,也要给予孩子平等、理解和赏识,下面大学生家教给大家详细的说说教育孩子应该注意什么要点?
一、是平等
父母既是孩子朝夕相处的长辈,也理应是平等对待、无话不说、推心置腹的朋友。“我是大人,我说你就得听,不听不行。”现实中抱有此传统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。实际,父母把居高临下的架子放下来,以平等替代训斥,以交流替代灌输,并不会降低身份,失去尊严,相反,恰恰营造出了和谐、民主、多彩的家庭氛围,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,促使孩子敞开心扉,愿意同父母交流,这样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。
二、是理解
理解是人们彼此间寻求认同,疏平情绪,净化心灵的一方良剂,是教子的先决条件。具有这种心境的家长承认人不是完美无缺的,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。他们往往从未成年人的角度,以平和的心态,降低期望值,倾听孩子的讲述,客观冷静具体看待孩子的对与错、好与差、是与非,并视之为这是孩子成长必然经过的阶段,是再自然不过的。而能够被家长理解,恐怕是所有孩子求之不得,盼之所望的。家庭人心归一,互相理解、沟通,形成教育合力,何乐不为之?
三、是赏识
一个外国教育学者到中国考察一番后说:中国的家长不会欣赏孩子。《知心姐姐》杂志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,父母和子女说得最多的三句话是:第一,听话;第二,好好学习;第三,没出息。从中可窥视到中国式教育方式以训导式和批评式为主是不争的事实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“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”。笔者觉得,教育孩子从赏识开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。少点冷语,孩子有乐趣,少点否定,孩子有自信,少点粗暴,孩子会更“乐学”,成长会更平稳,潜能发挥会更大。家长千万莫吝啬给孩子的赞扬喝彩,学会从孩子的成长中分享愉悦,不费什么功夫,举手可得。
四、是空间
如今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,期望值大得惊人。报载,上海一个三岁女孩由母亲带到医院要求整容,母亲的愿望是要把女儿造成“美女坯子”,将来好当一名模特。再来看双休日社会上那些个“特长班”、 “家教班”,在家长的盲目引导下,学生趋之若骛,仅有的休息时间被挤压的所剩无几,“中国最累的人是中小学生”事实的确如此。本来繁重的功课已使学生身心疲惫,最需要家长来缓解孩子心理压力,疏导、调节、消除紧张的精神情绪,一味的加压增负,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,况且,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欲速则不达。国内有专家指出,孩子的潜能被过度开掘,其个性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将会被束缚。而让孩子拥有自己支配的空间,可以使孩子有独处、思考、放松、游玩的机会,便于他思想的发展,人性的健全。
五、是习惯
生活中许多家长每每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,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,忽视了做人的基本品质的教育。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;天下难事,必成于易。”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细节上,诸如不讲脏话、随手关门、不采摘花草、不写错字、按时睡觉等等,点点滴滴融合在日常言语行动之中,久之就成为自觉自愿的习惯。习惯与品德的关系是互为联系,相辅相成的。播种一种行为,收获一种习惯,播种一种习惯,收获一种品格。“小善不为,焉有大德。”当孩子具有了持续稳定的良好文明习惯,他的心灵就能丰满健康,并会受益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