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每天一小结,定期一大结
每天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小结,到了一定时期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总结,比如一个月,或者一个学期。每天的小结有利于发现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,然后进行弥补。大的总结一方面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,更要对一段时期内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。
2.把握心理特点搞好考前复习
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,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,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,选择与运用最好的复习方式方法,使自己的考前 复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。
3.做一些研究性的课题
为了培养总结的能力,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些和学习有一定关系的研究课题,比如“中国环境状况”“普通人的读书情况调查”等等,自己查资料、自己去收集素材、自己总结,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。这既有助于大家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,也有助于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。
4.重视错误
在备考期间,要想降低错误率,除了及时订正、全面 扎实复习之外,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,不断复习错误。即定期翻阅错 题,回想错误的原因,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。对其中那些反 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,以绝“后患”。错误原因大致有:概念理解 上的问题、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,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试时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。如果在复习中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, 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,任其下去,最终就会蚁穴溃堤。
5.定期总结自己的不足,找到弥补的方法
每周末,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全面的评估,找到自己的问题,并提出弥补的方式。全面评估就是总结的过程,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,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。
6.克服心理疲劳
考前复习中,学员往往因为某些潜在因素而导致心理疲劳。心理疲劳不象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,它的消除 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。
7.自己编写教材
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,自己来编写教材。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一遍,再总结出来,这将极大地提高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。
A、明确学习目的——学习就象从河里抽水,动力越足,水流量越大。动力来源于目的,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, 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。
B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——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,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,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,出现心理饱和,产生厌倦情绪。所以考生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。
C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——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,并伴有愉快、喜悦的积极的情绪体验。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抵制的 消极情绪引起的。因此,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,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。有了兴趣,学习才会有积极性、自觉性、主动性,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 态。